30 min read

女与男,喜与悲,文学与幻想,爱恋与自由

每一位女性,每一位有自主意识和独立思考的女性,都能在自己的生命中发现被矫饰叙述的洛丽塔之爱,被忽视痛苦的索菲亚之爱,被压抑自我的祝英台之爱。
女与男,喜与悲,文学与幻想,爱恋与自由
作者:林河,医学生,女权主义者,关心爱的人

本文共计7,800字左右,阅读时间大约在30分钟。
编者的话:

编辑文章时,我们在想,开篇前是否提供少许引言,来帮助大家更顺利地进入这一篇有关「(顺直)爱」的对话。

《绝望直女,如何进入荆棘丛生的浪漫爱》之前,本篇作者林河曾与我们讨论“爱作为一种反叛”的感受和体悟。她在《全女班越剧的水袖乌托邦》一文中说:“从最小的、最私人的场域开始——去爱一个不被允许的人——拥有并实践“交出自我“的权利...是对现实秩序的微妙反抗。

在「异性恋爱欲」的话题面前,第一关“现实秩序”或许是一整套以男性经验为中心、以婚恋关系为归宿、以女性失望为必然情节的亲密制度脚本。

但无论怎样,“爱情并不只是一个建构的秩序,而是人们真实的需求” —— 白鱼在《绝望直女》一文中的这句话,与林河对“爱”的下意识反应相类似:
“如果我们依然选择相信爱 ... 是因为我们不愿放弃那份关于自由、自主与互相回应的想象。”

这句话出现在文章的下半节。在此之前,林河从“爱的完整/完整的爱”这一概念开启她的思辨。从古典时期人们定义爱为“另一半”,到莎士比亚剧作中的一系列性别错认提醒我们:“完整”不是爱的目的地,而是“能去爱”的基础;再到已然完整的现代女性所面临的“异性恋悲剧”——“完整”变成了“可以被伤害”的前提 —— 如今,我们到底还可以怎样想象“爱”的样貌?

本篇文章以文学为线索,却更在意有关亲密关系从古典到现代的变幻。在文章末尾,作者稍有些“戛然而止”地提出了她最新的想法,她说:“没能继续写,是因为我也没想清楚,我目前的人生状态就走到这一步。”

但恰好,林河对“好的(顺直)爱”的提议,与Jane Ward在《异性恋的悲剧》中最后一章节的建议十分相近。在“还未放弃异性恋”的一部分西方学界的思考和辩论中,Jane Ward的文本只是许多被提出的答案之一,但也是简中网络里少见的一种姿态。因此在本文的末尾,作为延展阅读,我们帮林河拓展着引入了Jane Ward的话,且供读者朋友们参考。
Let Phaedrus begin the praise of Love,
and good luck to him.
让费德鲁斯来为爱神献上第一篇颂辞吧,
愿幸运伴他而行。
—— 柏拉图《会饮篇》Symposium

「起点1: 古典的爱」 苹果的另一半

在古希腊的一次酒宴上,大家提出对爱的疑问与颂词,有人分别论述肉欲之爱与灵魂之爱,有人形容爱是宇宙调和之力,有人提出爱是从肉体之美出发追求智慧与永恒,而阿里斯托芬(Aristophanes)讲述了一个奇异的神话。即使我们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这场宴会和参会者的姓名,但千百年来,我们仍在探讨、争辩、诠释类似的观点,阿里斯托芬的这个故事更是给许多人带来他们描述恋爱对象的词汇——

另一半。

他说,人类最初是球体,拥有四手四足,单个头颅有四只耳朵,两张脸背靠背,而这样的人类存在三种性别:男性,女性,雌雄同体。他们强大且傲慢,试图挑战神祇,宙斯便将他们一劈为二,从那以后,人类就不断在寻找自己的另一半。在他的故事里,爱所追寻的不仅是个体间的结合,更是一种跨越性别和差异的融合想象,一种对完整性的深切渴望。

这篇文章仅供翻山会员阅览